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白酒知识

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酶类有哪些

在白酒生产过程中,涉及多种酶类,如淀粉酶类、蛋白酶类、纤维素酶类、脂肪酶等,这些酶在原料的分解、糖化、发酵等环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
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酶类

一、淀粉酶类

1.α-淀粉酶

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酶类有哪些

别名液化型淀粉酶。切断淀粉分子中的α-1,4-糖苷键,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糊精和少量的麦芽糖、葡萄糖。对直链淀粉的分解较为彻底,但对支链淀粉的分解能力有限,会留下一些带有α-1,6-分枝的小分子糊精。

2.β-淀粉酶

别名淀粉1,4-麦芽糖苷酶、麦芽糖糖化型淀粉酶。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,逐个切下麦芽糖单位,生成大量的麦芽糖。不能作用于α-1,6-糖苷键,因此在处理支链淀粉时会留下β-界限糊精。

3.糖化酶(葡萄糖淀粉酶)

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酶类有哪些

能够连续地水解淀粉的α-1,4-糖苷键,最终将淀粉完全分解为葡萄糖。最适作用温度为50-60℃,最适pH值为4-5,具有较强的耐酸性,适合在白酒酿造的酸性环境中使用。

4.异淀粉酶

专门分解淀粉分子中的α-1,6-糖苷键,能够分解α-淀粉酶、β-淀粉酶和糖化酶作用后留下的残余物。提高淀粉的利用率,有助于增加出酒率。

二、蛋白酶类

1.酸性蛋白酶

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酶类有哪些

在酸性条件下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和多肽。最适pH值为2-5,与动物胃蛋白酶性质相似。主要产自曲霉菌和根霉菌,是白酒酿造中重要的酶类之一。

2.中性蛋白酶

在中性条件下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和多肽。最适pH值为7左右,酶活力较高。许多细菌和霉菌都能产生中性蛋白酶,如枯草芽孢杆菌、灰色链霉菌等。

三、纤维素酶类

1.纤维素酶

分解纤维素分子中的β-1,4-糖苷键,生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。主要存在于霉菌中,如木霉和青霉。能够破坏原料的细胞壁,使淀粉等营养物质充分释放。

2.半纤维素酶

分解半纤维素分子,生成小分子单糖。与纤维素酶协同作用,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出酒率。

总的来说,白酒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酶类种类繁多,每种酶都在特定的环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这些酶通过催化原料的分解、糖化、发酵等生化反应,为白酒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风味前提。

免费试喝:加微信 edd494 免费赠送原浆品鉴酒一瓶,免费试喝>>点击领取<<

猜你喜欢